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杏彩体育注册三江澎湃•百人百事㉞丨萧乾若:中元造纸厂是宜宾近现

浏览次数:13 日期:2024-11-21 04:39:58 来源:杏彩体育官网app 作者:杏彩体育官网

  下江北,宜宾三江新区核心区,1955年建成的中元造纸厂职工俱乐部大楼,被新区作为老工业遗产而保留了下来,前苏联风格的装饰、大大小小的红色五角星、长满爬山虎的墙壁等,无声地述说着历史与沧桑。

  中元造纸厂,创建于抗战时期的沿海内迁企业。1939年9月,我国现代造纸工业的开拓者、民族企业家钱子宁,从苏州沿长江而上至宜宾,并选址宜宾下江北创建中元造纸厂,并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事业、文化教育、邮局公务用纸、钞票纸等主要供给企业。解放后,中元造纸厂更名长江造纸厂,主要生产工业技术用纸,是国家轻工部23家直属企业之一。2002年,中元造纸厂破产倒闭。

  在其存在的60多年时间里,企业的辉煌与破灭,艰难时期的坚守与发展,老工业人的敬业与奉献,甚至企业发展与国家命运的关联,都能从中找到答案,是一部值得被永远铭记工业史诗,也是一部对今天的企业极具参考价值的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元纸厂一直是宜宾工业领域的标杆之一,是宜宾近现代工业进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原中元(长江)纸厂副厂长萧乾若老人说。

  今年85岁高龄的萧乾若,每天仍坚持慢走4公里,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好,向记者讲述起了年轻时的经历。

  据萧乾若回忆,解放后各方面的人材短缺,川南行署所管辖的县市中学保送了二百名优秀生到西南工业部干部学校学习。

  “1955年1月,我从西南工业部干部学校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纸厂。开始我有点不满意,因为班上很多同学都分配到了国家的一些重大项目去了,而我返回家乡企业工作。”萧乾若说,当时,纸厂有备料、制浆、造纸、动力、机修、包装等车间,1955年,进行技术改造后,不再生产打字纸,成为专生产工业技术用纸的厂家。主要品种是纸袋纸、牛皮纸、电缆纸、电容器纸、防锈原纸及军工用的中性纸。

  萧乾若本打算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考大学,不曾想身体扛不住得了萎缩性胃炎。纸厂安排他去了川南工人疗养院住了半年,康复后又安排他到上班时间比较规律的科研所上白班,由于组织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爱护,萧乾若深受感动,放弃了考大学的梦想。

  1980年左右,纸厂将计划处与调度室合并为生产计划处,萧乾若担任处长,看到了历史统计资料,才知道中元造纸厂有多了不起。

  萧乾若说,中元纸厂的效益很好,五十年代最好的年度利税曾达到一千万元。在当年物价低的情况下,是个非常了起的成就。

  当时上千万元的利税是什么概念?萧乾若说,时代不一样不好比较,但可以从人均利税贡献、员工工资占比和物价差三个方面进行换算——全厂七八百职工,算下来平均每个员工贡献了15000元的年利税,而平均年薪只有500元,仅佔贡献利润的3%,也就是说97%的创造价值都贡献给了国家。“从物价看,当时5分钱一碗面条,如今要元8元,按照物价指数换算,不到千人的企业每年为国家创造十多亿的利税,真是了不起。”

  从1955年入职中元纸厂,到1997年退休后,又在岗位继续发挥余热3年。45年间,中元纸厂从公私合营、国营、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国企改革等,萧乾若都一一亲历。

  新中国成立之初,宜宾有中国纸厂(今宜宾纸业)和中元纸厂两大纸厂,均是抗战时期从沿海内迁而来。

  中国纸厂是国民政府官办企业,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政府接管,而中元纸厂是民族企业家钱子宁创办的民营企业,属于公私合营性质。

  1956年,国家实施“一化三改造”,中元纸厂变为国营。1958年,中元纸厂与中国纸厂合并为宜宾纸厂;合并二十年后,1978年,两厂分开,中元纸厂就更名为长江纸厂。

  三线建设时期,北京的造纸仪器厂迁入宜宾,成为长江造纸仪器厂。工人们大多来自北京、上海等,素质很高,一线工人基本上都是中专生,不少都是毕业于上海机械学校。作为原国家轻工部建设的制浆造纸包装检测仪器生产厂家,长江造纸仪器厂为我国制浆造纸检测仪器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萧乾若说,旧中国的很多工业企业比较落后,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流程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元纸厂也是如此。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到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纸厂先后两次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建成我国弟一台伸性纸袋纸纸机;为减少污染,增添了先进的矸回收炉系统设备,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建立了热电站,发电时,既用电能带动机器设备,又将热能用于生产工艺中,一举二得。通过一系列改造,纸厂不仅产量成倍增长,而且从半机械化的企业建成了现代化企业。

  “几十年里,企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萧乾若说,企业既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十年的停滞不前,也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挑战。

  进入90年代后,因成本低、强度高的化纤材料产品(编织袋)出现,中元纸厂的产品出现滞销,企业逐渐陷入困境;再加上国家保护森林,禁止砍笩树木,散装水泥盛行的冲击……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于2002左右破产。

  “中元纸厂为宜宾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解放后到新世纪初宜宾近现代工业的建设者和见证者,萧乾若十分清楚中元纸厂对宜宾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为宜宾工业贡献了什么?萧乾若认为:首先,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需要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元纸厂为国家提供较好的资金支撑,为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作出重大贡献。

  其次,纸厂为国家提供了急需产品,完善了国内物资的供应链,也弥补了某些行业的特殊需求。比如中性纸和电容器纸满足了军工和电力行业的需求。

  最后,中元纸厂技术力量雄厚,是藏龙卧虎之地。从中元纸厂到上海、成都轻工设计院、北京造纸总厂以及四川省内各大纸厂担任厂领导的就有十二人之多。

  而值得一提的是,中元纸厂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宜宾工业发展,也影响着像萧乾若这样的建设者的生活变化。

  “中专毕业生实习期的工资每月18.5元,转正后30多元,相当于工的工资水平。当时工较多,越往上就越少。工的工资基本可以维持一个家的生活开销。”

  1956年,中元纸厂实行工资改造。工人仍为八级工资制,八级工是工人最高级别,但极少。干部则实行职务工资制,担什么职务拿什么工资。当时,萧乾若己是调度员,调度员工资52元,1960年调为62元,相当于6级工的水平。

  那个时代的工人能干实干、动手能力强、务实、纪律性强、时间观念强,一心一意奋斗在岗位上,即便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至改革开放前的那段困难时期,纸厂生产也未受到大的影响。

  萧乾若谈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所有人都没有买房的概念,全部是国家分配。“我1967年结婚,分到了一间30平米的房子,后来有了2个孩子,加之丈母娘来照顾孩子,不够住,不得不把厨房改成小卧室,要把床锯断一大截才放得下。”

  1985年,厂里按上级规定,厂领导属县团级干部修了30套70平米的住房。厂领导分配后余下十多套,就分配给骨干中层干部和有重大贡献的工程师。萧乾若分到了一套70平米的房子,才最终搬进新家。

  长江之水涛涛东流,如今走进中元造纸厂职工俱乐部大楼,萧乾若充满了回忆,一生都奉献给了纸厂,尽管中元造纸没能走到今天,但他不平凡的历程,已永远写入宜宾工业史中。


杏彩体育注册 上一篇:上海建成全球最大宽幅高速造纸毛毯生产线 下一篇:中国向马来西亚出口制浆造纸新技术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