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4年,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造纸工业仍要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增强竞争优势,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纵观全球,发达国家或工业强国都建设强大的造纸工业,纸和纸板的消费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全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3042.6万吨,同比增长5.8%,预计2023年全年将突破14000万吨,创历史新高,人均消费量首次达到100千克/年,提前两年实现《造纸行业“十四五”及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纲要》的发展目标,但仍低于发达国家人均150—300千克/年的消费水平。可以预见,我国造纸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现代造纸工业早已脱胎换骨,成为技术、资金、资源密集型的产业,规模效益显著。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数据,我国前十大纸及纸板生产企业年产量已占行业总产量的近50%,平均规模达600万吨/年,已从“小而散”变身“高大上”。
走进现代大型造纸企业,生产厂区环境优美、车间光洁明亮;质量控制标准(QCS)、集散控制系统(DCS)、智能电动机控制中心(MCC)、可编程(PLC)等自动控制和机械故障诊断系统在生产线上得到广泛应用,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现场基本实现无人化,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造纸的认知。
现代造纸工业产业链供应链很长,上游涉及林业、农业、机械制造、化工等产业,中游涉及不同类型制浆、不同类型纸和纸板的生产,下游纸制品涉及印刷、包装、工农业等多个领域。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造纸工业从规模、产品品种品类,到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总产量约占全球的26%,多年位列第一,是名副其实的造纸大国,但在资源供给与利用、大型装备制造、智能化等方面与造纸强国仍有不小差距。
一是毫不动摇地推动节能减排。2023年1月发布的《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显示,在统计调查的42个工业行业中,造纸和纸制品业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仅为5.27万吨,较3年前的9.59万吨下降了45%,但行业排放占比却从11.8%增加到14.0%。由此可见,造纸行业污染减排任务任重道远。
相关企业需要对照国家环境标准《HJ 2302-2018制浆造纸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加快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实施应用,推动绿色发展。按《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测算,到2030年,如果造纸工业的综合能耗从Ⅱ级国内先进水平提升到I级国际领先水平,相比2019年可节约耗煤9.15×106吨标煤,按计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107吨。
二是加快大型制浆造纸装备的国产化。超大型宽度高速文化纸机、大型塔式连续蒸煮器、大型高浓磨浆机等高端装备,仍被国外垄断。我国制造的制浆造纸装备在档次上、适配规模上还需要继续提升,联合上下游着力解决材料、控制等基础共性领域的瓶颈问题,加快装备数控化、智能化、高端化进程,持续推动重大造纸装备的自主化和国产化。
三是积极拓展纤维原料来源。造纸发达国家主要以木材为原料,而我国森林资源较为匮乏且主要用于生产家具,可用于造纸的成熟木材较少,国产木浆在纸浆消耗中的占比仅为18%。因此,造纸工业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木浆或木片,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达60%,行业内大多数企业原材料自给能力普遍偏弱。
因此,在巨大的原料缺口下,各企业要充分挖掘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拓展纤维原料来源,保障纤维供应链安全。在国内资源方面,一方面要结合国家战略,加快营造人工林、竹林,深入推进“林/竹—浆—纸”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要研发面向农业秸秆、湿地芦苇等废弃纤维资源的新型绿色低碳制浆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国外资源方面,有条件的大型造纸企业要积极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东非等拥有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合森林种植的地区,建设原料林基地,为我国造纸工业提供优质的林木资源。
四是提升造纸工业的智能制造水平。面对造纸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新形势下的造纸智能制造模式,不仅能够提高造纸工业产品和装备技术含量,还可以整合并共享各车间、基地间的生产资源,做到互通有无,统筹优化多车间、多条生产线的生产制造水平,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此外,智能制造还能延伸产业链,形成集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融合模式,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因此,加快实现造纸企业全面智能化升级,将有力推动整个造纸工业的转型升级。
杏彩体育注册
上一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关于《淡(减)盐火锅调味料》《造纸
下一篇:理文造纸有限公司主席李文俊荣登《人民政协报